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700字合集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7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1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它留给我的美好印象源自儿童时代。
那时的乡下,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好吃,可包起来并非易事,每当妈妈开始着手包粽子时,我便不由自主凑了上去,先盯着她包粽子的姿势,随后便比葫芦画瓢,模仿起她来。
我先是用左手拿起粽叶并将其弯过来,卷成一圆锥形状,再用右手向圆锥里放米,待米放入一定量时,将其压紧抹平后用棕叶覆盖严紧,再用细线捆扎结实,这样,一个状如三角形的粽子就搞定了。虽说这包粽子的工艺并不算复杂,但你可别轻视了这不起眼的手头功夫。如果我在遭遇妈妈多次数落之后,没有屡败屡试的胆识和勇气,恐怕至今还不会包粽子呢。
包粽子时,如果在糯米中掺入一些大枣、红豆、花生之类的东西,就可包出口味不同、各具特色的粽子来。妈妈包粽子时,最爱把红枣掺入糯米以图大吉大利。妈妈说,吃枣粽多的小孩,聪明伶俐,能早中状元。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我都没少吃枣粽,虽说学习在年级不是数一数二,但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从没低于前十,这倒是真的。谁能说这其中没有枣粽的功劳呢?
端午节这天,爸爸妈妈一大清早便起床,他们除了要把房前屋后仔仔细细地打扫干净,还要准备上一顿与平时不同的早餐——煮粽子。
妈妈煮粽子时,还要在锅里放上鸡蛋、鸭蛋,粽子煮好了。鸡蛋、鸭蛋自然也就早熟了。大家吃过拌糖的粽子之后,还必须吃上煮熟的鸡蛋、鸭蛋各一个。爸爸说,吃了端午节粽锅里煮的鸡蛋,这个夏天就不会生疮;而吃了粽锅里煮的鸭蛋,这个夏天头就不会痛。
其实,端午节这天最忙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天不亮,我们就结伴先去村外的树林里找艾蒿,将其拔掉后,在太阳出来之前必须赶回家,然后在门楣、窗口等处,全都插挂上艾蒿。爷爷和奶奶都说这样做可以驱魔祛鬼,保障家人平安。小孩子做这些事既要起早又要受累,但我们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并未感觉到累。
如今,又到端午节,坐在考场里的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时过端午的一幕幕情景来,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2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汉人特别重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为什么武汉人会如此看重这个节日呢?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永远记住了他,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投一些米粽到汨罗江里,喂鱼吃,不想让屈原的躯体遭到任何伤害。于是,这便有了一个习俗——包粽子。
买一些新鲜的竹叶,糯米,再配上一些豆沙,枣,烧鸡,蛋黄,绿豆等,就可以开始动手了。通常,全家人都会像过年似的围坐在一起包。首先,把竹叶裹成一个三角体,有点像漏斗的形状,然后放一小把糯米到“漏斗”里,再塞上一个红红的蜜枣,最后用扎藤把三角体结实的绕上几圈,就完成了。别看这粽子步骤不多,真正做起来,还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初学者不是扎不牢就是“漏斗”会漏米出来,要想包的好看还真要下一番功夫。将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锅里煮,过不多久就会闻到一股浓郁的竹叶交杂着米的清香,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外婆召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然后解开粽子的扎藤,剥开粽叶,那一颗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满嘴的甘甜和清香。自己做的,果然味道不一样,感觉比外面卖的更香一些。
“加油!加油!”“嘿呦!嘿呦!”这不是在进行赛龙舟的活动吗?咱们武汉每年的端午,社区都会组织一些身强力壮的男人们比赛划龙舟。在我的记忆中,天蒙蒙亮时,石桥上就人头攒动,街坊邻里早早地就等着给赛龙舟的队员们喊加油了,哪怕站上几个小时都不嫌累。看,龙舟划过来了。第一支龙舟向我们飞快地划来,船上个个都是皮肤黝黑的大汉,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平静的水面顷刻间被他们的船桨溅的水花四起,每个队员都是汗如雨下,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还是汗。我在一旁惊叹他们的划桨技术,来不及加油助威,龙舟瞬间就驶过了石桥,奔向远方了……
当然,武汉过端午的习俗可不止这些:有的人家会把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当早餐吃;有的人家会给小孩子佩香囊,传说有辟邪去瘟之意;有的会挂荷包与拴吉祥五色丝线……这样的习俗数不胜数。
粽叶的清香在我鼻间飘散,赛龙舟的呐喊声萦绕我的耳旁,五色丝线装点了我的色彩生活,武汉端午传统文化将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3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喜欢春节,大人们喜欢春节的热闹,小孩子喜欢吃饺子、收红包,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节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项习俗。说到粽子,我特别兴奋。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叶里,然后放入锅里蒸。这样,大米中有了竹叶的味道,吃起来就特别的美味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不仅会吃粽子,还会插艾蒿。天还没亮,爸爸就把我从睡梦中喊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割艾蒿。我随着爸爸来到小河边,看到已经有好几位邻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边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也割起艾蒿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割了几棵。艾蒿上沾着露珠,闻起来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队士兵在为我们家站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说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村子的人都特别坏,上天派一个神仙来调查,决定要惩罚他们。神仙驾着祥云来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俩个孩子作文往村里走,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地上却领着一个小的孩子。神仙感到很奇怪,就落下云头,来到妇女面前,问她为什么。妇女回答说,因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邻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听完,觉得这个妇女是个特别善良的的人,决定要救她,就对她说:“大姐你好,您是个善良的人,请您把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会保佑你家平安无事了。”说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烟回上天去汇报去了。妇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节的早晨,神仙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决定放火烧掉这个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妇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妇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从那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节不但有粽子这种美食,还有“插艾蒿保平安”这么美好的传 ……此处隐藏3050个字……准备买上几缕拿回家中,这时手机响了,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过端午节,他们在等我一起去采艾草,一起包艾叶粽子。思念之情立即在我心头涌起,我大声对母亲说:“端午节一放假,我立即就回家。”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9《白蛇传》源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讲的是千年蛇精白素贞和杭州凡人许仙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白蛇和许仙的浪漫邂逅,有许仙被惊吓而死的`凄婉缠绵,有白素贞盗灵芝草的动感撼天,有水漫金山的惊心动魄……关于《白蛇传》的故事是母亲告诉我的。母亲每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略现沧桑的脸庞总会出现旁人不经意的红晕。
记得第一次看《白蛇传》电影时,我6岁,弟弟5岁。放电影的地点在离家20里外的人民公社所在地。那天下午母亲早早吃了晚饭,喂了猪食,穿戴整齐后,背着弟弟,拉着我往公社赶。去公社得趟过一条小溪,然后上山。待赶到目的地时,电影已经开始了。诺大的操场上,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人群,我和弟弟傍着母亲站在操场边的街沿上。母亲轮流把我和弟弟高高抱起,晃眼看见黑白版的许仙被白蛇惊吓致死,白素贞痛不欲生的凄婉镜头……
弟弟因为太疲劳,偎在母亲背上沉沉睡去;我紧紧纂住母亲的手,借着灯光,看见母亲的脸庞满是泪痕……
那晚是怎么回去的,我现在已经记忆不起。只知道那晚没有月亮,黑得吓人,母亲背着弟弟,纂着我,一路上没有言语,我也不知拌了多少跤。回到家的时候,我才发现膝盖处破开了一个大洞,露出了白花花的棉絮……
以后不曾再看过《白蛇传》,而只有在弥漫着雄黄清香的端午节里去体会白蛇与许仙的浪漫情怀。端午时节,也是麦黄蟹肥的时候。因为母亲的勤劳,总能从生产队里多分些麦子,我们也总能吃上咸淡相宜的包子。中午过后,母亲便会取下屋檐上的菖蒲和艾叶,再加些雄黄,熬水给我们洗澡。那水黑黄黑黄的,如油一般,闻着有股清香的味道。母亲边给我们洗澡,边自言自语地讲:白娘子喝下许仙配的雄黄酒而摇身变成了白蛇。许仙看到真相后被吓死,白娘子痛不欲生……每每讲到此处,母亲便神色凝重,眼眶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多少以后,我才知道,母亲在嫁给父亲前,有位邻家的男孩对她很痴情,只因家里太穷,最终没有坳得过父母之命,18岁便嫁给了父亲。而那个男孩却一气之下远走他乡,从此再没有回来……
我们在白娘子的端午节里慢慢长大。童年的端午节里弥漫着雄黄的清香,我知道那是母亲永远无法割舍的少女情结……
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10“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五味草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子花等合为“五味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们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粽子和赛龙舟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文档为doc格式